上海首份互聯網行業集體合同在普陀區簽訂
針對新冠感染者康復后遭遇職場歧視的現象,明確約定“反就業歧視”條款,不得將“曾患傳染性疾病、地域、性別、民族、種族、宗教信仰”等因素作為拒絕錄用的理由;針對互聯網行業廣為詬病的“996”“007”等嚴重超時加班的問題,共同約定“企業應科學合理安排工作,杜絕制度性延時加班,避免和減少經常性加班”……9日,上海首份互聯網行業集體合同,以及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女職工專項集體合同,在普陀區長征鎮簽訂,將從源頭上解決廣大互聯網職工關心關切的問題,構建和諧、穩定的行業勞動關系,促進行業內各類互聯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長征鎮是本市互聯網企業較為集聚的地區之一,涵蓋了如波克城市、收錢吧等在內的一大批知名互聯網企業。成立于2020年12月的長征鎮互聯網行業工會聯合會,覆蓋轄區內21家互聯網企業。隨著我國互聯網事業的高速發展,互聯網企業職工超時加班、過勞問題成為社會輿論熱議的焦點。昨天上午在波克城市召開的長征鎮互聯網行業一屆一次職代會,就這些問題展開協商,審議長征鎮互聯網行業《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和《女職工專項集體合同》草案。
長征鎮互聯網行業工會聯合會于今年7月正式啟動協商,經與行業內相關企業的反復磋商,最終形成了“1+2”集體合同草案,并經30位職工代表現場審議通過。本次行業集體合同以“共謀發展、共克時艱”為年度工資調整的主基調,并設有“防范化解裁員風險”專章,明確當企業受疫情影響嚴重或生產經營困難時,雙方應當啟動集體協商程序,采取適度調整薪酬、靈活安排工作時間、輪崗輪休、穩崗培訓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少裁員。
行業集體合同共有37條,其中14條緊密回應社會關注、直面問題矛盾,采取措施充分保障行業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面對當前婚育率持續走低的社會問題,行業集體合同中結合互聯網行業職工特點,通過建立交友活動機制、保障育兒假休假權利等方式,關心關愛青年職工的婚育問題。同時樹立行業標桿,除約定了職業技能培訓獎勵機制、職工教育經費使用重點向一線職工傾斜等條款,還協商約定“研發類、設計類等行業企業核心崗位職工平均工資不低于2021年度本市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同時高于本市最低工資的行業最低工資標準,匯聚了行業企業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情感留人的優秀經驗做法。
會上,“普陀區互聯網行業工建聯盟”也正式成立,透過這個平臺,不僅進一步實現普陀區互聯網企業工會組織共建共享、共促發展,更將有效激發互聯網行業企業在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優勢,為區域勞動關系穩定和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增添動能。(記者 江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