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金融家需做好準備迎接“金融+科創”新時代
17日,新一屆“滬上金融家”評選結果揭曉。人文財經觀察家、中國商業文明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秦朔表示,當今時代,科技創新重要性愈加凸顯,而金融家“作為金融領域的企業家”也需做好準備迎接“金融+科創”新時代,承擔更多責任助力創業者“圓夢中國”。
“金融家就是金融領域的企業家?!鼻厮繁硎?,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面臨諸多挑戰,通過科技創新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的發展的重要路徑。金融家們更應發揮“創新者,風險的識別者和管理者,以及深刻洞察時代發展機遇、展望新空間的發現者”角色功能。
秦朔稱,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有諸多優勢。巨大的市場規模讓創新在市場中快速得到驗證反饋,每年龐大的理工科畢業生更是我國強大的科創人力資本底座。此外,自“十三五”以來,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已經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排名第11位,位居36個中高收入經濟體之首。
事實上,我國金融與科技創新融合正不斷加深,金融對科技創新的助力已經明顯顯現。尤以科創板為例,截至2022年底,科創板上市企業突破500家,IPO融資額占同期境內A股市場首發融資額總額的40%以上,支持了一大批打破國外壟斷、自主創新強的公司成長,形成了產業集聚。
“資料顯示,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六成創業團隊都是科學家、工程師,有超過2/3的公司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設立產學研項目,且不少項目進入了國家重要科技專項??苿摪迳鲜衅髽I的年均研發投入更是高達13%?!鼻厮氛f。
科創板的設立也在改變我國整體科創投資生態。過去不受待見的“硬科技”受到越來越多風險投資基金的青睞。以紅杉資本為例,2022年上半年,企業服務、醫療健康、先進制造業成為其投資項目最多的三個領域。
2023年我國明確提出“完善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機制”“建立金融支持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的常態化工作機制”,推動金融進一步助力科技創新。對此,秦朔表示,“金融機構有責任有使命,幫助更多有夢想、有知識、有才能的創業者和創新者去圓夢中國,金融家要做好準備迎接‘金融+科創’新時代”。(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