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魔都·民生訪談 |有“核爆點”更有“潤無聲” 文旅局長解碼上海之美
新華社上海4月18日電(記者陳愛平、孫麗萍)春暖花開,上海文旅市場有哪些新的變化?面對快速恢復的文旅需求,文旅部門又有哪些應對之策、創新之舉?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方世忠18日做客“2023民生訪談”,作為文旅部門的負責人和市民游客的“領隊”,解碼上海文旅的“核爆點”和“潤無聲”,帶市民游客深度領略上海之美。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方世忠做客“2023民生訪談”。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文旅成為都市消費“核爆點”
上海之美,美在生機勃勃、重品質求卓越。
今年以來,上海文旅市場復蘇強勁。方世忠介紹,農歷兔年春節假期,上海接待游客超過10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6.40億元;今年2月、3月,上海星級飯店客房出租率分別為53%、59%,基本與2019年同期持平;浦江游覽、蘇州河游船一季度接待游客超過50萬人次;3月份上海市劇場演出931場,較2019年同期增長75.6%,4月全市劇場擬舉辦演出1088場,繼續保持高增長……
“頂流”背后,人們文旅消費更加注重品質、體驗和安全。上海博物館的“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入境大展,預計總觀展人數將達到40萬人次,其中“Z世代”占比為50%,文化消費與都市休閑深度融合;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一季度累計接待游客約630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達82.4%,全年有望超過2000萬人次,食住行游購娛各類高品質體驗豐富人們選擇;分時預約、錯峰出行、智慧導覽等在上海文旅場館廣泛應用,保障觀眾游客的舒適體驗和安全。
觀眾在上海博物館的“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
觀眾游客如云,滬上展覽、演出精彩紛呈。上海博物館今年年內將舉辦“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兩個重磅展覽“實證中國——崧澤·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和“星耀中國——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特展”。中國交響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倫敦愛樂樂團、紐約愛樂樂團等海內外名家、團體也將雅集上海舞臺。
從4月的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5月的上海網絡視聽內容創作者大會,到6月的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7月的上海夏季音樂節、中國國際動漫游戲博覽會、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再到8月的上海書展、9月的上海旅游節、10月的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11月的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周、上海雙年展……上海文旅節展“月月有精彩”,文化盛宴永不落幕。
值得一提的是,暫別三年的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今年將“強勢回歸”,打造世界聚焦、觀眾期待的全球藝場“上海時間”;上海旅游節將全面恢復線下舉辦,一大批老牌經典活動將推陳出新,聯動長三角擴消費、促投資、穩預期。
“我們將堅持卓爾獨特、越而勝己,充分把握好服務新格局、‘Z世代’新人群、都市型新融合、數字化新技術,聚焦文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文旅更好地成為上海都市新消費的‘核爆點’?!狈绞乐艺f。
一艘蘇州河游船??吭谕鉃┰创a頭。新華社記者 陳愛平 攝
聚力文旅雙循環戰略鏈接
上海之美,美在海納百川。
文旅業是大產業、大民生、大展示,是流量型城市的入口,是服務型經濟的引擎。方世忠說,上海始終堅持以自身努力的確定性去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跨周期布局、逆周期調節、精準化施策,努力構建文旅領域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
作為上?!熬酆匣蔽穆卯a業平臺的代表,第二屆上海旅游產業博覽會一期已于3月28日至31日舉辦,展覽總面積21萬平方米,吸引2000余家參展商,覆蓋食住行游購娛全要素產業鏈。開幕首日入場觀眾超過5萬人次,展會附近酒店預訂“爆滿”。將于5月29日至6月1日舉辦的博覽會二期參展商更多、內容更豐富。
第二屆上海旅游投資促進大會推出重大文旅簽約投資項目。新華社記者 陳愛平 攝
瞄準打造亞太旅游投資門戶目標,繼首屆推出“雙千億”重大旅游投資和招商項目后,第二屆上海旅游投資促進大會再推“雙千億”項目,即重大文旅簽約投資項目累計超1000億和銀行授信1000億。方世忠說,此次“雙千億”項目發揮文旅重大產業項目帶動作用,注重強化金融支持、推動項目有效落地,力爭一批重點旅游投資項目能夠加快從“施工圖”變為“實景畫”。
其中,上海迪士尼樂園在建的第八個主題區“瘋狂動物城”有望在年內建成并向游客開放;上海樂高樂園正在有序建設,計劃在2024年建成開放;連接徐匯濱江與世博濱江的“浦江之心”跨江纜車有望正式啟動建設;上海博物館東館將于年內建成開放;上海博物館北館(長江口二號古船博物館)將建成保護艙和考古站,并完成博物館立項工作。
以重大項目提振市場信心,以最優營商增強市場預期,上海正加強集成創新,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最優文旅營商環境,讓市場主體保持確定性預期。
觀眾排隊進入上海旅游產業博覽會一期展廳。新華社記者 陳愛平 攝
緊隨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啟用上海數字文旅中心,在全國率先上線文旅專業版“兩網大廳”。方世忠說,在初步實現文旅服務“一網通辦”和文旅治理“一網統管”的基礎上,上海數字文旅中心二期將進一步匯聚旅游集散、信息發布、城市宣推等功能,將把中心及周邊區域打造成文商旅體融合、區域品牌鮮明、營商環境優良的政務服務賦能型的上海文旅集聚區。
上海著力填補文旅公共服務領域的立法空白點,推進實施新出臺的《上海市浦東新區文物藝術品交易若干規定》《上海市美術館管理辦法》,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和文物保護等方面的立法項目;對密室劇本殺、演藝新空間等文化新業態,堅持包容審慎原則,進一步提升便利化服務和綜合性監管,讓上海文旅市場既有法度也有溫度。
跨江纜車“浦江之心”效果圖。新華社發
城市美育讓人人與美同行
上海之美,美在潤物無聲、家門口小而美。
上海擁有159座博物館、100座美術館,每年舉辦文博美術展覽2000多場。上海有130多處國家A級旅游景區,其中不乏千萬級流量IP。方世忠說,我們聚焦“社會大美育”目標,設立“城市美育日”,大力推動全城美育、全民美育、全過程美育、全年齡段美育,讓城市成為成就市民美好人生的重要舞臺;持續提升的公民藝術素養和審美需求,又為上海文旅高質量發展提供源頭活水和持續動力。
2022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超額完成“打造50個市民藝術夜校服務點”的為民辦實事項目。方世忠介紹,2023年,將進一步升級,組織100家專業文化藝術機構打開“圍墻”,舉辦5000場公共藝術教育活動,讓市民與大師名家面對面交流、與精品佳作近距離對話。邁入第十個年頭的上海市民文化節,已累計推出文化活動40余萬項、惠及市民2億余人次,今年市民文化節將形成百個社區大展示、萬支團隊同競技、社會各界齊參與、千萬市民共分享,構建全民終身美育的大課堂、大平臺、大舞臺。
4月8日,少年舞者在上海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演出舞蹈。當日,已走過十年的上海市民文化節以“城市美育日”開啟新一年的系列活動。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
創辦于2018年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已走入長三角、走向全國,吸引11個省市、112個城市參與。今年大賽將結合上海城市更新,打造一批升級版老百姓家門口“小而美”的演藝新空間、人文新景觀、休閑好去處,將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變成“最美一公里”。
方世忠說,上海還有210多萬鄉村人口,上海文旅部門將加強鄉村文化建設,補足文化服務短板,創新推出一批鄉村文化創意項目,打造一批鄉村文藝團隊,推動非遺傳承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鼓勵鄉村民宿差異化發展,讓文旅賦能鄉村振興、賦能五個新城。
市民游客在徐家匯書院閱讀。新華社記者 陳愛平 攝
日新月異的城市提供更多文旅融合新空間。海派城市考古最新成果《穿越蘇州河》《街區漫步》《新城之旅》口袋書帶領人們從蘇州河、歷史街區、五個新城領略上?!澳ЯΑ?。蘇州河游覽將新開通中山公園、西康路2個碼頭,游覽船運力預計翻倍,道路導引系統、導覽導引、兩岸步道統一標牌、咨詢購票等配套功能建設也將加快,為市民游客提供“你在船上看風景,岸上看你是風景”美好體驗。
方世忠說,都市型、綜合性、國際化是上海文旅的最大特色。只有從上海最有資源、最有優勢的地方出發,立足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和國際國內雙循環戰略鏈接的功能定位,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把更多的都市資源轉化為文旅資源,才能提高上海文旅發展能級與核心競爭力,率先實現上海文旅業的全面復蘇和重振,更好地賦能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市民的美好生活。
新華社『解碼魔都』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