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魔都·民生訪談|穩就業、加保障、促發展,人社局長眼里的“民生無小事”
新華網上海4月29日電(記者 周蕊)上海的就業形勢是否已經回暖?新業態勞動者們如何得到更足的保障?技能人才如何走上成才“快車道”?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佳瑛做客“2023民生訪談”時介紹,上海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并呈現持續回暖的態勢,今年一季度新增就崗位15.31萬個,完成“超預期”。與此同時,從5月1日起,外省市戶籍在上海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和上海戶籍靈活就業人員一樣,按照同樣的規則,參加職工養老和醫療保險,此外,上海人社部門還在牽頭起草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助力技能人才更快成長。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佳瑛做客“2023民生訪談”
穩就業:第一季度新增就業“超預期”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上海的就業形勢如何?
楊佳瑛說,上海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并呈現持續回暖的態勢。今年一季度,上海新增就崗位15.31萬個,按照今年上海全年完成新增就業崗位55萬個以上來計算,完成了年度計劃目標的27.8%,超過了預期。一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4.9%,控制5%以內,也在可控范圍。
“經歷疫情沖擊后,上海就業形勢能夠快速企穩向好,說明整個社會的信心和預期在逐漸恢復,說明上海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睏罴宴f。
楊佳瑛進一步解釋說,一季度新增就崗位數超預期,來之不易。截至目前,全市各級人社部門累計為1100家重點企業解決缺工需求,舉辦1100多場招聘會、提供48萬多個崗位,這些都為穩定和擴大就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楊佳瑛坦言,當前就業形勢也存在不確定性,面臨著一些風險挑戰。受國內外宏觀環境影響,外貿、汽車、電子信息等用工量較大的行業經營面臨困難。制造業、郵政快遞業、生活服務業“招工難”問題比較突出,高校畢業生等新成長勞動力總量持續攀升,就業結構性矛盾仍存。
加保障:為新業態勞動者“加油”
3月1日起,《上海市就業促進條例》正式實施,這是上海時隔17年再次修訂就業地方性法規,這一地方法規在全國率先設立“靈活就業”專章。
近年來,上海的互聯網新業態蓬勃發展,靈活就業群體加速壯大,規模將近300萬人?!稐l例》進一步明確了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公共就業服務和技能培訓的范圍;明確了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同時放寬了戶籍限制,優化了網上參保的便民化舉措。
此外,針對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等新就業形態,專章還規定了平臺企業依法合規用工、建立完善職業傷害保障等內容。
楊佳瑛說,從5月1日起,外省市戶籍在上海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和上海戶籍靈活就業人員一樣,按照同樣的規則,參加職工養老和醫療保險。而在具體經辦過程中,上海將采取個人承諾制,推行集成化辦理,進一步簡化靈活就業登記和參保登記的辦事流程。
促發展:技能人才成長走上“快車道”
日前,上海市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正式舉行,1076名選手同臺競技,109個正式比賽項目,涵蓋全部63個世賽項目、46個國賽精選項目。
這僅僅是上海技能人才火熱的一個側面?!凹寄軑徫还ぷ魇鞘艿缴鐣鹬胤浅sw面的工作,包括我們組織的培訓、競賽,大家都是技能就業,技能成才、技能報國,慢慢全社會的氛圍更加濃厚,成為社會一種新風尚?!睏罴宴f。
楊佳瑛介紹,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現在的“高技能人才”與傳統的“藍領工人”相比,有了跨越式的發展,很多高技能人才擁有高學歷,例如,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網絡安全項目銀牌獲得者就是來自上海交大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他們同時還榮獲了人社部頒發的“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目前,上海每年開展補貼培訓超過100萬人次,開展技能等級認定近9萬人次。上海近1400萬就業人口中,技能勞動者超過400萬人。技能人才月均收入超過1.2萬元、年均14.8萬元,年增幅9.4%,其中高技能人才月均收入超過1.6萬元、年均19.3萬元,年增幅13.2%,收入均高于全市社平工資水平。
目前,上海人社部門正在牽頭起草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緊扣產業發展需求,全面加大技能人才的培養和支持力度,將要形成并落實一些具體措施,比如,大力培育高技能領軍人才,發揮表彰激勵作用,支持企業開展高技能人才評聘特級技師、設立首席技師,鼓勵各行業、各區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子女教育、醫療保障、人才安居保障等服務力度,等等。